主要做法与经验成果

2022-12-16
李一多
0

二、主要做法与经验成果

本成果坚守“重素养”的定力引入“创”的活力注入“科”的动力加入“院”的智力,创新育人理念和路径:一重贯全程“精文化”正人,“以账清账”贯穿素养教育,完善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;②德技创并修,通过“达业”课程体系培养层级职业能力,依托“创客空间”“文创工坊”“龙门科技站”培育双创能力,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;③产教科融合,将科学文化、科学精神植入课程,用前沿技术提质教学,实现科技赋能课程教学;④校院企联动,彰显职“校”特点,加入学“院”智力,撬动“企”业资源,校企共建协同育人平台、校院共拓国际合作育人空间。

坚守的定力,一重贯全程完善全面发展育人目标

“精文化”正人以精志精技精业的“三精”文化为内核,与新华社共建半月谈基层融媒体学习站,与“红岩联线”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“正人”阵地20余个;制定《学生行为习惯训练手册》,建构3个大类、16个分项、237个条目的学生行为标准体系。

“以账清账”贯穿素养教育开发《职业素养评价标准体系》,“以账清账”常态化监测。入学初建账建立个性化成长档案;学习中查账,学生自查、班级检查、专业部复查、学生发展中心督查;毕业时结账,对照入学台账进行毕业验收。

引入的活力,德技创并修,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

“达业”课程体系培养层级职业能力。构建“素养达业课→技能达业课→拓展达业课”三维度“就业→事业→功业”三层次“生涯规划课、赛证课、项目技能课”等九大类的“达业”课程体系


“创客空间”“文创工坊”“龙门科技站”培育双创能力。校内,设立创客空间15个文创工坊4个孵化项目121个开发文创系列产品300余套;校外,成立“龙门科技站”25个,集科技普及、师生创新、社区服务于一体

注入的动力,产教科融合,科技赋能课程教学

科学文化、科学精神植入课程。联合科协、高科技企业开发“人工智能”等15门课程,编制3个国家专业教学标准;开展“院士专家进校园”等科学精神培育活动20余场。

前沿技术提质教学。基于云技术,建设100T的优质课程数字资源,建成8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;基于“课书房智慧移动课堂”平台,构建包括2种教材、6个步骤、2种方法的“262”云教学模式

(四)加入的智力,校院企联动,构建协同育人生态系统

校企共建协同育人平台。校企共建重庆信息技术职业教育集团,打造国家级高技能人才等18个生产性实训基地、重庆市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等5个产业学院。

校院共拓国际合作育人空间。联合同济大学及中德职业教育联盟共建中德学院,派出50余人次教师到国外培训,引入国际认证证书12类,在21个专业应用具有国际化元素的“三纵三横”发展性评价体系。